先进絮凝沉淀设备如此详细的操作方法,您竟然不知?
- 2025年03月19日 13:45:04来源:中煤(西安)环保有限公司
先进絮凝沉淀设备是水处理领域的重要设备,用于加速水中悬浮物、胶体等物质的絮凝和沉淀过程,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。通常由混凝池、沉淀池、搅拌装置、排泥装置等部分组成。其工作原理是在水中投加混凝剂后,混凝剂与污水中的悬浮物、胶体等物质发生反应,生成絮状体。这些絮状体在沉降过程中互相碰撞凝聚,尺寸和质量不断变大,沉速不断增加,最终在沉淀池中实现固液分离。
先进絮凝沉淀设备的一般操作方法:
一、设备启动前准备
检查设备
全面检查絮凝沉淀设备的各个部件,包括池体、搅拌装置、排泥系统、管道、阀门等,确保其连接牢固,无松动、损坏或泄漏现象。
检查搅拌叶轮的转动灵活性,手动盘车应无卡阻现象,电机及减速机的润滑油油位应在正常范围内。
查看电气系统,确保各电器元件、接线完好,控制柜内的断路器、接触器等处于正常状态,接地良好。
清理设备
清除设备内部和周围的杂物、垃圾等,保证水流通道畅通。
配置药剂
根据原水水质和处理要求,准确计算絮凝剂的投加量。
按照药剂说明书的要求,将适量的絮凝剂溶解在特定的容器中,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药液。一般采用机械搅拌或水力搅拌的方式加速药剂溶解,搅拌时间根据药剂性质而定。
供水准备
确保原水供应正常,检查进水阀门是否开启,调节进水流量至合适的处理规模。同时,准备好清洁的反冲洗水,用于设备的清洗和维护。
二、设备启动
启动搅拌装置
对于机械搅拌絮凝池,先点动搅拌电机,确认电机转向正确后,再逐步启动电机,调整搅拌速度至设计要求的转速。搅拌速度的控制可通过变频器或调速装置实现,一般快速搅拌阶段速度较快,以促进药剂扩散和絮凝反应;慢速搅拌阶段速度较慢,有利于絮体的成长和沉淀。
对于水力搅拌絮凝池,开启进水阀门,使原水进入絮凝池,通过水流自身的流动形成涡旋和搅拌作用。调节进水流量和挡板位置,以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。
投加絮凝剂
启动药剂投加泵,将配制好的絮凝剂药液缓慢、均匀地加入到进水管道或絮凝池中。投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药液的投加情况,避免出现断流或过量投加的现象。
根据实际运行情况,适时调整药剂投加量。可以通过观察絮凝效果,如絮体的大小、沉降速度、出水水质等,来优化药剂投加量。
进水与运行
在投加絮凝剂的同时,逐渐增加进水量,使设备正常运行。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,包括水流状态、水位变化、絮凝反应效果等。
保持适当的进水流量和水位,一般情况下,絮凝池的水位应控制在设计水位范围内,避免水位过高或过低影响絮凝效果和设备运行安全。
三、运行过程监控与调整
水质监测
定期对设备的进出水水质进行检测,主要检测指标包括浊度、悬浮物、COD、BOD等。根据水质检测结果,判断絮凝沉淀效果是否符合要求。
如果出水水质不达标,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。例如,如果浊度偏高,可能是絮凝剂投加量不足或搅拌不充分,应适当增加药剂投加量或调整搅拌强度和时间。
设备运行参数监测
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参数,如搅拌电机电流、电压、温度,水泵的流量、扬程、压力等。这些参数可以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,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。
对于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,还可以通过控制系统监测设备的运行模式、液位变化、阀门状态等。如果发现异常情况,如电机过载、水泵故障、液位不足等,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。
污泥排放
定期检查絮凝沉淀设备底部的积泥情况,当污泥层厚度达到一定值时,应及时进行排泥操作。排泥方式有自动排泥和手动排泥两种。
对于自动排泥设备,设置好排泥周期和排泥时间,一般根据污泥量的生成情况进行调整。手动排泥时,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,缓慢开启排泥阀门,将污泥排出设备外,避免污泥流失和对出水水质的影响。
四、设备停机操作
停止进水
逐渐关闭进水阀门,停止原水进入絮凝沉淀设备。待设备内的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,停止搅拌装置的运行。
停止药剂投加
关闭药剂投加泵,停止向设备内投加絮凝剂。同时,用清水冲洗药剂投加管道和容器,防止药剂残留和堵塞。
排空设备
打开设备的排水阀门,将设备内的水全部排出。在排水过程中,可以对设备内部进行清洗,清除残留的絮体和杂质。
设备维护与保养
设备停机后,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。检查设备的部件是否有损坏、磨损或腐蚀现象,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。对设备进行清洁、润滑和防腐处理,为下次启动做好准备。